搪玻璃反应釜国内发展史
解放后,中国的搪瓷行业随着中国工业的蓬勃发展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根据制药和化工行业的需求,国家首先对搪瓷行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改变了不合理的生产布局。从五十年代初到五十年代末期,先后将一批搪瓷厂从过于集中的沿海地区迁至内地,并在全国各地新建一批搪瓷厂。到五十年代末,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搪瓷厂。随着制药、化学工业的需求和发展,防腐蚀用耐酸搪瓷化工设备(搪玻璃)在五十年代应运而生。
创建于1943年的“山东新华制药厂”于1953年研制的国内第一台100L搪瓷反应罐在东北制药厂试验成功,并于次年荣获国家轻工业部颁发的发明创造奖和物质励奖。
1952年2月由公私合营改制为地方国营的“北京市搪瓷厂”为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出首批“耐酸储料桶”。1953年研究生产的200L耐酸搪瓷反应罐在东北制药厂麻黄素车间试验成功。五十年代工业搪瓷设备的生产规格为5000L以下的产品,有少量产品出口到朝鲜、越南和蒙古等国家。化工装备五十年代工业在党中央“科技兴国”的浪潮中,北京市搪瓷厂和山东新华制药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在1954年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进行考察之后,北京搪瓷厂和山东新华制药厂分别在1954年和1958年先后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54××”系列和“5809”系列耐酸瓷釉。这两种瓷釉使我国的瓷釉水平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平。而改善型5809系列瓷釉一直沿用至今。
1958年11月由轻工部技术司司长田锡富和北京市化工搪瓷厂组成“北京市工业搪瓷赴苏技术考察团”到苏联雅罗斯拉夫、斯米拉机械厂学习和考察。
1959年11月10日朱德委员长在北京市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北京市化工搪瓷厂新建厂区,并欣然挥笔题写“争取更大更全面的跃进”。
1958年~1959年,国家先后相继成立了“中国硅酸盐学会”、“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所”、北京玻璃研究所”、“上海医药设计院”和北京市化工搪瓷厂组建的“北京市搪瓷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等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从事工业搪瓷学术研究及科研活动,为我国“日用搪瓷”和“工业搪瓷反应罐设备”的技术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按照有关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安全治理整顿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坚决关闭取缔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化工。江苏省化工生产企业有4000多家,据了解有16%企业应该关闭或者搬迁;太湖蓝藻爆发后,苏南对小化工坚决取缔,目前已经关停近3000家,其中江阴化工企业目前全部关停(一些江阴关闭或者搬迁企业正向内蒙、宁夏转移)。天津检查了各类化工企业3562家,其中生产企业700多家,停产、转产、关闭了6%。据初步统计,因治理整顿和关、停化工企业对搪玻璃设备的日常维修、更换的影响,使搪玻璃生产总量将减少1.2万吨,一些市场销售不畅的搪玻璃企业被迫停产或半停产。
另外,国际上发生的金融危机向搪玻璃行业提出严峻的挑战,国内多年高增长积累下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输入型和成本推动型造成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使得国际原油、铁矿石、钢铁、化工原料和粮食等产品价格飞涨。美国经济深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元不断贬值,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外部环境面临挑战;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从2006年至今,1美元兑换人民币由8.3元左右降到现在6.5元左右。由于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产品成本增加,沉重地打击中国的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化工设备出口数量下降,我国搪玻璃反应釜行业的出口明显减缓;这说明搪玻璃行业真正走向世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